祭祀先人,是清明节永恒的主题。这两天很多市民来到殡仪馆、公墓等地祭祀先人。近几年来,我们一直在倡导文明祭祀,今年现场如何呢?昨天,“社区大管家”流动服务车来到芝罘区殡仪馆现场采访。
早晨7点,烟台机场路殡仪馆附近,停在道路两侧的车已经排起了长龙。殡仪馆入口处,一个醒目的大牌子立在路上:山上禁止烧纸。周围悬挂着各种各样宣传文明祭祀的条幅。
“为了减少火灾隐患,今年我们和城管部门取缔了在此周围卖烧纸的摊点。”芝罘区民政局纪工委书记崔宗进告诉记者,过去为了方便祭祀的市民,殡仪馆在内部设立了4个用来烧纸的池子,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些池子将逐渐被淘汰。在通往殡仪馆的路上,记者看到大多数市民手持鲜花来祭奠。
在工作人员的劝说下,一些手持烧纸的市民将烧纸放在了路边的广场上。但仍有个别人到池子里烧纸,弄得周围浓烟滚滚。为防止引发火灾,十几名消防队员手持水枪,将水池周围的草全部浇湿。
在现场,记者见到了芝罘区民政局孙炜局长。孙局长说,4日和5日是祭祀人员最多的两天,预计每天都会达到四五万人,人流量相当大,烧纸很危险,一旦引发火灾,势必带来安全隐患,甚至引发事故。为倡导大家文明祭祀,改变旧思想,今天(4月5日)民政部门将开展“鲜花换烧纸”活动。当天,工作人员将在殡仪馆大门口准备鲜花,换取祭祀市民手中的烧纸。
在存放骨灰盒的院落里,记者看到,几位前来祭祀的市民小心翼翼地把骨灰盒放在石桌上,用干净的手帕擦擦灰尘,放好鲜花,一一鞠躬缅怀,然后围着骨灰盒缅怀先人,告诫活着的亲人珍惜当前美好的生活。
在院落的西北角,市民王先生和妻子、女儿正在骨灰盒旁边摆放母亲的照片。王先生告诉记者,母亲2007年因病去世,骨灰盒一直存放在这里。每年清明节,一家三口都来祭奠。今年他们给母亲放大了一张照片,安上相框,换了新花圈,然后和母亲说说自己目前的状况,既表达了怀念之情,又响应环保、文明祭祀。在现场,记者看到,不少市民都选择了王先生这种悼念方式。
上午10点,记者看到芝罘区城管大队的孙文革队长和两名队员正在为市民发放祭祀鲜花。“今天我们特地准备了100束鲜花,免费发放给祭祀的市民,引导大家文明祭祀。”孙队长告诉记者,早晨4点多他们就赶过来了,与鲁东大学艺术学院的10名大学生一起为前来祭祀的人发放鲜花,劝导市民不烧纸。
鲜花摊点一位女摊主告诉记者,清晨4点她和家人就来到现场,批发的近千支鲜花很快就要卖完了,每束鲜花的价格在8至10元之间,价格合适,普通市民都能接受。其他几家卖鲜花的摊点也是生意红火。而几名手持烧纸四处叫卖的流动摊贩却少有人“搭理”。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对清明祭祀高度重视,倡导大家“文明祭奠”,实践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文明祭祀方式的推行,烧纸烧香的祭奠方式渐行渐远,而“鲜花祭祀”、“网络祭祀”等文明、环保的祭奠方式逐渐被市民接受。
国外海葬概况 |
老人去世欲到烟台海葬 民政局:会大力支持倡导 |
烟台将建海葬纪念园 清明节祭祀鲜花翻番热卖 |
烟台将建海葬纪念园 清明节祭祀鲜花翻番热卖(2) |
烟台将建海葬纪念园 清明节祭祀鲜花翻番热卖(3) |
海葬的注意事项 |
中国殡葬文化 |
殡葬改革 |
殡葬文化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