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福州对亡故居民海葬奖补3000元”话题引发热议。据了解,海葬奖补的适用对象,是参加福州市民政局组织的骨灰海葬活动,且死者生前为福州市户籍。由申请人向福州市殡葬事务中心,申领3000元奖补。骨灰海葬奖补的适用对象可免费参加骨灰海葬告别仪式(2名亲属)、免费随船进行骨灰撒海(2名亲属)、免费发放海葬证书。
相比于传统的墓葬、土葬方式,海葬更加环保,减少了对土地资源的占用,“不与子孙争土地”。这也使得海葬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接受。26年过去,福州骨灰撒海的总数从4例增长至1500余例,参与者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3月31日,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全国已有26个省份出台了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实施意见,自愿选择生态安葬方式的人数呈快速增长趋势。
今天是清明节,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3位选择海葬的家属。他们分别为自己的父亲、公公和叔叔进行了海葬,以下是他们的自述:
0
1
“以前觉得海葬就是把骨灰洒到海里,其实不是”
逝者家属李先生:
我爸去世得很突然,死因是心源性猝死。我是山东烟台人,1996年出生。我是单亲,从小就跟我爸两个人一起生活,后来去新疆工作。他去世的时候,我不在身边,在乌鲁木齐。本来是想继续回乌鲁木齐工作,但我爸走后很多事情要我来处理,决定为他办完海葬后就一直留在烟台。
我从小在海边长大,对海葬有一些了解。小时候我爸就跟我说过,觉得海葬这种方式也挺好的。我年纪也不算大嘛,我爸突然去世,家里就剩我一个人,想着海葬更合适。我们是城市户口,需要去买公墓,考虑到公墓不是永久产权,后续还会有一些花销,选择海葬也是为了省钱。我了解到政府组织的海葬是完全免费的,而且每个人(限本地户口)还会补贴2000元。当然,如果是单独包船出去的海葬,那种费用太高了。
钱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就是我从小跟我爸一起生活的,我自己不愿意遵守一些传统习俗。我在殡仪馆直接报的名,就问怎么海葬,海葬大概是什么时间,然后怎么报名,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就让我填表。
后来了解到海葬主要集中在春季和秋季举办,我爸是2021年10月1日去世的,刚好错过了当年的时间,所以要等到第二年5月,这期间骨灰就寄存在殡仪馆。另外,受天气和海浪的影响,海上也不是每天都能出航,海葬的时间存在不确定性。
海葬是一个移风易俗的事情,什么都不需要准备,带身份证去就行。这边有一个海葬纪念碑,你可以给纪念碑献个花什么的。可能跟内陆习俗不太一样,我们从小没烧过纸。
跟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海葬不是把骨灰直接洒在海里。现在都是用降解罐,一种类似于石膏材质的白色罐子,放入海里沉底后会慢慢溶解。海葬前一个星期,有工作人员通知家属到殡仪馆把骨灰倒到降解罐里。当天,家属现场领骨灰,抱着降解罐登船。
那天是2022年5月19日,我和我姑妈一起去的。我穿了一身黑衣服,带上在网上买的小白花。我们早上五六点出发,到崆峒岛码头坐船,上船之前还有鸣笛,一共有4艘船。船朝着崆峒岛往北的方向开了一两个小时,大概有几十公里吧,最后到了一片四周都看不到陆地的海域。现场主持人举行完告别仪式,大家就把装有骨灰的降解罐沉到海里。
可能是因为这个事情拖了半年,心情比较放松。在去海葬的路上,船上大部分家属都没有哭,大家比较沉默,也有人聊家常的,但是声音比较小。返程的时候,气氛像坐客船一样,就很正常了,大家有说有笑的。
在我的理解中,海葬的好处就是可以斩断很多世俗的烦恼,不用烧纸,不用迁坟,不用清明节去上山磕头。我姑妈岁数比较大,她觉得人去世后还是入土为安好。但我有自己的想法,土葬比较麻烦还花钱,所以我爸这个事情最后还是我说了算,给办的海葬。
现在每当想去看看爸爸就会到当时启航的码头,政府设有海葬纪念碑。我家离码头也就3公里,每个星期都会路过那里。很多事情经历过就会发现跟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比如以前觉得海葬就是把骨灰洒到海里,去了才发现是把降解罐沉到海里;我看网上还有人说这个污染海洋环境,其实就跟泥沙一样,没有什么污染。
0
2
“公公喜欢大海,以后我们想你了就望一望大海”
逝者家属吴女士:
逝者是我公公,我们感情挺好。老人思想比较前卫,以前就说过有这个想法,我们当时没想那么多。我和我爱人在大连定居,老人在内蒙古老家。去年年底查出了胃癌,老人在清醒的时候就跟我们交代,想让我们给他(把骨灰)撒黄河。因为我们在包头,那边有黄河,但他去世的时候是冬天,那个时候黄河冻着呢。
我跟我爱人商量说,老人肯定是想跟我们在一起,在这边下葬离我们近一些。之前就说想把他接到大连来,结果没等到这一天。
于是,我联系了大连市殡仪馆咨询海葬的事情,他们给我讲得还挺详细,确认外地户口在大连是可以参加海葬的。一听说大连市海葬开始报名,我们就赶紧给报了。
报名的时候,工作人员会问你想什么时间参加这个活动,他会给你登记备注;活动开始前一周再打电话通知你。一艘船上也就坐四五十人,所以亲属最多不能超过3位。大连第一批是3月18日,但那天是周六,我去的话孩子就没有人管,所以就报名参加3月22日的。费用的话,大连本地户口是免费的;像我们外地户口的,需要交1400块钱,就全包括了。
上船的码头在大连老虎滩的菱角湾码头,船开了大概不到20分钟,到达指定的海域,在一处风景特别岛屿附近。我公公喜欢钓鱼、喜欢大海、喜欢爬山,我和我爱人觉得如果他在天有灵的话,肯定会特别地满意。
现场有一个小小的默哀仪式,主持人念逝者的名字,介绍来自哪里、是先生还是女士,其中有一些比较感动的小故事。仪式结束后,家属到甲板上亲手把降解罐送到海里,同时往海里撒花瓣。那个甲板的位置比较高,弄完了以后向大海远远地一望,人家会告诉你哪一片海就是撒下骨灰的地方,算是给亲人作最后的告别。等所有的人把降解罐放下去,船围着绕一圈后开始返航。
现场有家属在哭,我也掉眼泪了,眼瞅着那个罐儿沉下去,心里面挺难过的,觉得再也见不到他了。那片海很深,又给人一望无际的感觉。如果是土葬就隔着一块水泥碑,你会觉得和他很近,但在大海里就感觉真的摸不着了,海那么大,不知道他具体在哪个地方。
我公公之前一直没跟我们生活在一起,从他得病到我们回去,也就一个半月。我们觉得很可惜,因为他身体一直感觉挺好的。所以当时他有这个遗愿,我跟我老公说,不管怎么样都要替他完成。我公公去世后,从家里办白事到报名海葬,所有的事情都是我一手给他办的,心里还是挺欣慰。后来把海葬的视频分享给家里的亲戚,大家都觉得挺好的。
公公最后的时光里,我老公就跟他爸说,以后我想你了,就望一望大海。因为我们的房子是海景房,从窗户就能看到一片海。我感觉以后我们再去海边,甚至再去到老虎滩那个地方,可能心情真的不一样了。
我公公以前给他的长辈上坟时就说,这都没有用,是做给活人看的,为了给活着的人心里一点安慰。我觉得现在人们的观念可能需要变一变,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但去世的人数是逐年增加,墓地也是很大的一笔费用。我跟我老公也说,以后等我们老了,还是会同样选择海葬。我觉得只要心里面有这个人,比你把他安葬在哪里有用。
0
3
“海更自由更自在,人走得也不孤单”
逝者家属关女士:
逝者是我的叔叔,我们从小在一起生活,感情很好。我们是哈尔滨的,那里没有海,是通过哈尔滨民政局统一组织去大连海葬。我叔叔情况比较特殊,没有妻子没有子女,所以当时就想着海葬也是不错的方式。
我叔叔是2017年去世的,今年举行的海葬仪式。之前,我们也挺犯愁,也想过买个稍稍大一点的墓地,后面考虑到我家就我一个女儿,我要是嫁到外地了,就离得有点远,不可能经常回来看他。
当时,我叔叔这个事情对我爸打击挺大的。过了很久以后,我们觉得海葬是个很好的方式。虽然离大海比较远,我们都挺向往大海的,觉得撒在大海里面挺好的。
今年3月21日,我和我父母一起去的。早上7点,我们在火车站集合,登记完领了船票就乘坐大巴车到达码头。船开到一片海域后,主持人给我们介绍了海葬的过程和起源,念了悼词。鸣笛三声,家属开始领骨灰,把骨灰装到降解罐里,然后插上花。工作人员说可以投放的时候,大家再按照要求往海里放。
我看到降解罐有白色的,有绿色的,还有看着像个小房子一样的,有免费的也有收费的,看你自己怎么选。我心情还算比较平静,因为这个事情我们家人讨论过很久,已经想通了。
海葬的后续服务还有很多,民政局会帮着去祭扫。你可以发短信说需要写什么样的纸条,工作人员用降解纸给你写完撒在海里,还会录视频,有免费的,有花钱的,有好多种选择。
我觉得海葬还是挺好的,参加集体海葬感觉人走得也不孤单,还有人主持仪式念悼词。东北人很喜欢看海,觉得海更自由、更自在。
红星新闻记者任江波实习生胡玲玲李佩欣
责编任志江编辑张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