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杜牧写下这首清明,描绘清明时节细雨纷飞,大家赶着祭祖、心系家人的情景。一千多年后,慎终追远的传统文化,以炎黄子孙重要美德的姿态被保留下来。我们总认为「入土为安」逝者才能真的安息,就算过的再久、生活再怎么忙碌,清明这天也要来见见家人的墓碑牌位,和他们说说话、仿佛他们从未离开。
传统土葬具有多重文化意义,那是生者对逝去家人的想念,有了这个场所,思念似乎能超越时空和另一个世界的人对话。只是台湾地狭人稠,要找到一年至少十五万死亡人次的土葬场所毕竟不容易。
近几年来,海葬、树葬、花葬这类的环保葬,逐渐被民众接受。看准这个趋势,台北市殡葬处从民国九十二年开始以政府力量推动海葬,希望台湾人「入土为安」的概念转变为「入海为安」。
骨灰再研磨加快环境消化分解
采访这天,台北市殡葬管理处副处长施淑梨特地准备海葬专用的船和棉纸袋,仔细说明海葬的每个流程。「台湾四面环海,我们希望推广海葬成为台湾特色。」她这么说。
一般认为,海葬就是将骨灰撒向大海,但其实真正进行的海葬仪式不仅仅是如此。将经过火化后的骨灰,还要经过研磨成更细的粉末,磨到大约2 mm以下的粉末更有利环境消化分解。
为了让仪式看来更为慎重,处理完的骨灰,会放置到特制的棉纸袋,再放置到海葬特制的容器中。有过好几年海葬举办经验的第一殡仪馆专员林汇庭说,配合家属需求,今年特地将盛装骨灰袋的容器设计成船的形状,象征过世的亲人乘着船航向另一个世界。
海葬中装骨灰的棉纸袋和海葬船。图/彭琬馨摄影
海葬中装骨灰的棉纸袋和海葬船。图/彭琬馨摄影
遇水就融化的海葬船降低环境负担
为了不让这些即将随海水漂流的纸船,造成环境更大负担,「纸船上原先用来防水的保护膜,今年也不再使用」。负责这次海葬船的业者丽捷则说,纸船原料选择经过SGS认证的环保材质制作,遇水能完全分解,船上的印刷油墨也使用植物性大豆油墨,「相较于传统纯塑料油墨,对环境更友善」。
由于传统油墨含有石油性成分,在制造、洗涤印刷设备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排放的废水也会造成环境负担。而对环境较友善的环保油墨可粗略分为水性油墨、紫外线固化油墨、植物性油墨(植物性来源包含黄豆油、玉米油、油菜籽油等)三种,和传统油墨最大的不同,环保油墨能大大降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其中植物性油墨以植物油取代石油性油墨,属于部分可分解原料,相较之下能有效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海葬船成为另类海洋垃圾?
不过海洋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程一骏却认为,相较于油墨可能带来的环境危害,他更担心海葬船变成另类的「海洋垃圾」。目前海洋中的垃圾有高达百分之八十的比例来自陆地,海葬船虽然选用环保材质,但还是需要经过几个月才能分解,流入海洋还是有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DSC_0635
海葬用纸船在环保层面看来可能是多此一举,但对于送行亲友而言或许有更深层的文化意涵。图/台北市殡葬处提供。
记者曾好奇询问施淑梨,为什么不仿照香港海葬,直接把骨灰撒在海面上岂不是更环保?她愣了一下,仿佛没想过这类问题,「家属需要一个仪式,让他们觉得家人走的很庄严。」表面上看来,海葬只是殡葬方式的转变,实际上则包含更多文化意涵。
推广十年多,即便海葬全额免费,参与人数还是没有大幅提升。以今年北北桃联合举办的第一场海葬为例,共有三十八位家属报名参加。由于海葬不记名、不设坟也不立碑,家属若想追思,需要透过生命追思网线上缅怀亲人,与台湾传统文化中的殡葬观念差距不小,施淑梨坦言,想打破民众对殡葬的想法,没那么简单,但希望透过殡葬文化的改变,让民众「用最自然的方式回归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