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节地海葬实施的现实难点
节地海葬是指人的遗体火化后,通过“草坪葬”“水葬”“树葬”等不占地或少占地的方式处理骨灰,具有环保、节能和成本低等特点。近年来,随着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土地资源却不断匮乏,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研究表明,人地矛盾的尖锐化程度与经济发展正相关。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对土地数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不争的事实逐渐将节地海葬这一举措提到议事日程。我们对于海葬并不陌生,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放弃墓葬二选择将骨灰撒入大海,寓意唯物主义信仰和毫无保留地献给人民。这样的伟人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见,海葬在我国还是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可为何今时今日却频频遇冷?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传统厚葬观念根深蒂固
中国,这个有着几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千秋万代以来沿袭着入土为安的古老传统。我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人死后的礼仪。丧葬礼仪是人生四大礼仪之一。中国丧葬礼仪体现了古人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一个时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状况,是一种社会文化的积淀。总体而言,中国从古至今厚葬之风一直盛行。研究表明,夏商周时期,丧葬中的孝道观念逐渐发展起来。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厚葬高潮,人殉、人牲习俗登峰造极。丧葬礼节的系统化和完整化大致在周朝已经完成。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的儒家丧葬礼仪形式隆重烦琐,等级森严。后来,坟丘墓和“陵”逐渐兴起,棺椁制度进一步发展,墓上建筑和陵园规划制度进一步完善,更加丰富了丧葬礼仪的内涵。
中国人历来就有入土为安传统的厚葬观念。对于海葬而言,很多人觉得太过寒碜、简单,不仅会觉得没面子甚至可能会被诠释为不孝。正是因为这种观念作祟,即便有人想采用海葬,也因为害怕别人的指指点点而退避三舍。相反,若是厚葬,即便有浪费资源之嫌,也会被称赞为恪守孝道,社会口碑要好得多。如今的人们简单地把厚葬视为对逝人的尊重、悼念和追思,认为“越厚越风光”。它更多地成了一种表象,表达死者的身份也炫耀生者的身份和财富,殊不知其后患无穷。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厚葬进行理智的审视,对厚葬观念进行时代的洗礼,使丧葬真正成为一种既让生存者的心灵得到慰藉又让死者的灵魂得到安息的本质中来。
二、生态环保意识薄弱
生态环保意识是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种思想、观点和心理的趋向。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依赖和需求日益增大,生态环保意识应运而生。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们不能靠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片面追求经济的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最大亮点在于超越以往以经济改革为主题,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五位一体”体制改革。《决定》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高度,把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节地海葬这一环保殡葬方式的提出站在环保的高度上提倡节约土地资源、缓解人地矛盾,为子孙后代造福。可广大人民并未意识到这一生态战略的重要性,仍秉承“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一己短见,殊不知生态环境保护需要每个人落到实处的努力和维护。滴水方能穿石,铁杵也可磨成针。这考验的是长期对于环保理念的坚持喝付诸实际的行动。若广大群众的生态意识提高,节地海葬面临的困难也将迎刃而解。
三、缺乏法律政策制度的支撑
从《决定》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视,并上升到国家意志利用宏观调控的手段逐步引导。但国家毕竟是从大的、宏观的、全局的角度去把握,这导致仍存在很多真空地带。实际上,当下而言,海葬尚属倡导阶段,没有明文规定,也没有奖励补助。法律制度是文明的产物,它标示着文明进步的程度,其作用在于用刚性的制度约束人类的不文明行为,提倡文明行为。节地海葬就目前形势而言只是一种国家倡导,媒体倡导,专家呼吁但大众接受程度不高的殡葬方式。据统计,成都每年卖出公墓五万余个,海葬八年仅卖出1000多例。长沙市推行海葬八年之久却仅有600余名选择这一方式。这有力地证明了政府在法律政策上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够,可打擦边球的空间较大。
四、经济杠杆作用不明显
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比如北京上海广州但仍大中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已经上升为不可调和的矛盾,墓地价格普遍过万,甚至有的直逼房价。尽管如此,大部分人还是选择传统墓葬,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则是经济杠杆的作用不明显。据统计,3~4年间,北京市属的15家墓地中绝大多数均涨幅在10.3%外,其他墓地的最低价格年均增长率都在5%以上。最低墓地价格从2008年的19000元升至最近的10万元左右。报道称,纯生态墓地青岛福宁园,树葬双穴位价格在1.98万元,盆景葬双穴位需要2.28万元。而最贵的草坪葬一个双穴位就需要9.4万。由此可见,海葬并无经济优势。在权衡价格差不大时,多数人还是会选择传统厚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