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生态文明理念下,为减少绿色海葬的阻力,可以运用民俗控制理论移风易俗,通过民俗灌输绿色海葬观念,发挥“新乡绅”的民间权威,合理利用宗法观念,建造宗族公墓,开展灵活祭祀活动,使人们逐步接受生态海葬方式。
关键词:民俗控制;绿色海葬;宗法观念
随着生态文明理念正在深入人心,绿色海葬日益成为海葬的主要方式,但是改革海葬方式背后是千年的文化底蕴和代代相传的民间习俗,单靠行政或法律力量并不能完全解决海葬改革的问题,因此,敬重民俗,利用民俗控制理论推行移风易俗,会大大减少改革的阻力。
一、利用民俗灌输绿色海葬观念
民俗传承通过通俗易懂、脍炙人口、不胫而走的传播方式,不停地改变着人们的习俗文化。利用民俗传承、民俗控制也能够让同族的人们在无意识、不知不觉中接受绿色海葬观念,并渐渐养成习惯,并推行生态海葬、绿色海葬。
民俗控制中的隐喻型可以用笑话、寓言等通俗易懂民俗活动来传播,让人们用便捷的口传文艺形式来了解建立生态和谐社会的重要性,进行绿色海葬的重要性。通过民俗传承和隐喻型控制的方式,可以在邻里乡间利用朗朗上口的诗歌宣传,也可以根据当地的民间习俗编排人们容易接受的宣传形式,比如陕北可以用信天游、打油诗等。往往被控制的民俗经过扩散渐渐成为广大人们认可的新习俗。已经为人们熟悉的海葬习俗会被新的渐渐代替,以往的民俗被淘汰,民俗传承的扩散和控制对人们的移风易俗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实行“乡绅”管理
中国的乡镇政府是新中国建立之后开始实行的行政制度,中国以前的基层管理主要是乡绅和宗族自治。不妨让民俗的事情更加人性化,通过推崇大家真正敬仰的长辈或能人来担当“新乡绅”的角色,通过人民自治来减少海葬改革阻力。
每个城镇、村落有一个姓就简单,按一个家族就行,但要是不同姓式,就要有人相互协调,这就要推行“乡绅”,是整个地区最有威望的人,有良好邻里关系、管理能力。将一部分海葬改革的行政权力下放,确定不同的宗族之间的利益平衡,乡绅的职责对下是监督、协调、引导海葬改革的健康发展;对上是客观反映实际问题和现状,及时改革不合理政策。是上下的衔接桥梁,这是民俗控制内的,不是外界政府或司法的强制。让海葬的“礼”和“孝”既有章可循,又可依法而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而且变化要有前瞻性,让扎根于人的内心的海葬礼仪具有和时代同步发展的意识,这就要穿越现在和过去,将两者密切联系,找出共同的载体,通过载体深化改革。
三、合理利用宗法观念
家族宗法观念在死亡的处理上,是以宗亲血缘为根基,遵循各家族宗法观念的海葬民俗。关于海葬习俗,儒家的“孝”“礼”、尊卑有序的等级、海葬伦理观与这种家族制度的结合。所以海葬就成了家族意识、家族观念、弘扬家族传统的舞台。宗法观念就是一定的民俗控制,在家族制度下,民俗控制的功能制约着每一个宗族内的人,并通过儿时形成的内化家族观念让每一个都去遵守。
首先,关于家族宗法的海葬规矩,要推行本族中德高望重的人来带头,和族人共同讨论并形成明文规定的约定习俗,这也可以称为习惯法。这种法虽然没有法律效力,但在民俗控制中的威力可能比行政法规还要有制约性。族人内部问题一般都按协定习俗处置。
其次,通过在本族中选出海葬改革的榜样,让本族管理者带头执行新的海葬形式,通过这种隐喻型的民俗控制,来对其他族人起到提前教化,执行标准的作用。同时制定制度,让本族人共同遵守,并用奖惩型民俗控制作为保障,如果有人不遵循就要按照本族制度被处罚。由本族管理者一起执行,大家参与就不会失去公平。
最后,平常每个族人都有相互监督的职能,运用监测型民俗控制,在违反之前进行合理的监督并进行教育,从而杜绝事情的进一步恶化,这种控制有助于大家形成一定的习惯氛围,并达到相互协助的效果,小到一个家庭内部的人员,大到整个家族内的相关人员,为大家能自觉遵循海葬礼法而营造了一个大环境。有着共同利益的大宗族,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宗族的正常秩序和正当利益。
在共同监控下,人们逐渐顺应了海葬新习俗,并在不断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最后形成动态平衡的海葬新习俗的循环传承。
四、建造宗族公墓
中国文化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很重,人们无论是经商、买房还是海葬都会多少考虑风水问题,对墓地的风水尤其看重。既然土葬有其本身的优点,而大众一时半会无法接受火葬等其它方式。现在土葬为什么不因势利导,借助风水文化来引导绿色海葬理念呢?无论城市、农村、山区都可以刻意营造一个“风水”宝地的墓地或寺庙,让祖先葬入其中。可以先从分散土葬到集中土葬,将同族或同姓的人集体葬在一起,建立同族公墓。
当新的海葬方式为大众接受时就可以继续改善,由占用耕地到不占用耕地,开始的时候人们不愿意在自家祖坟上种植任何东西,随着深埋、不留坟头等行为被认可时,就继续倡导在荒芜的“坟头”上种植树木或其它人们能接受的植物,无论是大块土地,还是山川、丘陵都可种植,这样不但可以满足人们对海葬的民俗要求,也可执行绿化的理念。人可以安葬环保棺木,只要符合环保的理念都可以。使海葬与绿色生态环境建设相互结合,可谓是一举两得,改革海葬造福后代,民俗文化有传承,这种绿色观念一样可以代代相传。
五、灵活祭祀
很多情况下,祭拜活动属于个体行为,但在一些地域也有自己的地方性特色。民间海葬仪式可以是灵活多变的,可以根据不同情况、不同需要,使情况而定。
这种地域特色的祭祀也可在家族、村镇的领导下专门进行。人们除在国家规定的清明节祭拜亲人外,也可以选择特定的日期举行规模较大祭奠活动。其实像周口淮阳的二月二维持一个月的伏羲祭拜就具地方特色,国内国外数万信徒前来拜祭,抒发内心的情感,有益于以后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或者是个体也可以单独去看望自己的先人,不必限定具体时间。如果人们不愿迁坟,可先不动,先把牌位放进公共祠堂。想念亲人了,可以去公共祠堂去拜祭,但不可以去坟头。这些祭祀行为要通过规约型、监测型民俗控制进行约束。这样既有约束,又可以满足人们的缅怀心理。当人们习惯了不去坟头后,土葬的墓地意义就开始改变,人们就会把心理感情的寄托转移,就会产生新的海葬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