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荡漾,海风轻抚,鸥鸟旋鸣,舰舷摇曳……东经121°43′、北纬38°47′的黄海海域,一座城市关于生命的记忆蕴藏于此。
不留躯体、不进陵园、没有墓碑、没有牌位,8年,559位冰城逝者在这片海域海葬长眠……
从土葬、火葬到如今的海葬,安葬形式的逐年转变折射出哈尔滨市殡葬事务管理部门大刀阔斧深化殡葬改革的决心。而海葬更是哈尔滨市殡葬事务管理部门在倡导生态安葬新风过程中进行的一次有益尝试。
2009年起,哈尔滨市殡葬事务管理部门通过政策制定、广泛宣传、完善服务,让海葬被越来越多市民所接受选择,16次集体海葬申请人数逐年递增。政策与服务并行,哈市殡葬事务管理部门探索出一套内陆城市开展海葬活动的成型模式。哈尔滨市也因此被我省确定为海葬补贴试点城市,拟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补贴。
枕浪而息长眠大海
2016年3月26日,哈尔滨市首次海葬在大连举行。
当日8时许,记者和60位逝者的70名家属抵达大连港殡葬专用码头。白色的船栏杆上系着黄色的菊花,以深蓝色为主基调的船舱内悬挂着大大的“奠”字,成为一间告别厅。9时许,声声汽笛中海葬船缓缓离港。“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和亲人做最后的告别……”骨灰撒海前,一场追思会在船舱内进行。9时15分许,海葬船抵达大连老偏头海域,海葬正式开始。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将逝者骨灰装入由海泥和陶土制成的海葬降解罐后,家属们依次登上船尾,将海葬降解罐放入海水中。望着慢慢沉入海底的降解罐,许多逝者亲人的泪水不禁夺眶而出。
“妈妈,我们永远怀念你。”在此次集体海葬活动中,温女士和丈夫、哥哥为母亲送别。温女士告诉记者,她的母亲是个很开明的人,热爱大海。“老人的选择我们很理解也支持,这种身后骨灰处理方式不仅环保,同时也给国家节约了土地,为我们后辈们树立了榜样。”温女士说。
记者曾于2014年、2015年两次跟随逝者家属来到大连参与集体海葬活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逝者家属都十分认同这种生态、节地的安葬方式。“从2009年哈尔滨举行首次集体海葬活动至今,报名参与海葬活动的人数逐年递增,由此可见生态安葬的理念正渐入人心。”哈尔滨市殡葬事务管理所所长常利平给记者出具的一份哈市海葬活动统计表上显示,骨灰撒海的份数已由2009年的5份,上升到如今的60份。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民政部等9部门于2016年2月19日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指出,要倡导骨灰撒海、撒散等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目前,我省民政部门和财政部门正在积极沟通协调,将出台惠民殡葬实施意见,对生态安葬进行补贴。“政府拿出奖励政策,既体现了政府的价值导向,也表达了政府对海葬的肯定,可以给予死者家属极大的心理安慰,鼓励市民选择海葬。”常利平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大力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哈尔滨市殡葬管理部门从今年起,将海葬活动常态化,即在三月至十月期间,不定期多次举办海葬活动,不仅限于清明期间的两次,不限制报名时间,接受长期报名预约。报名人数达到一定规模,即可随时组团赴大连举行海葬活动。
绿色安葬破冰前行
“骨灰撒海是一种打破‘入土为安’传统观念,体现厚养薄葬文明新风的绿色生态骨灰葬法,可以说是实现从保留骨灰到不保留骨灰的殡葬第二次革命。”常利平告诉记者,
如何实现骨灰多元化处理,是哈市殡葬管理部门近年来在殡葬改革过程中思考最多的问题。“我们曾对多个城市的生态安葬进行考察,发现海葬是骨灰处理的极佳方式。然而哈尔滨作为内陆城市,仅有一江相邻,而松花江是哈市的备用水源地,不能作为抛撒骨灰的场地。”常利平告诉记者,经过多次调研,最终他们将大连黄海老偏头海域确定为哈尔滨集体海葬之地。“大连与哈尔滨之间交通便利,该海域是国家海洋局指定的骨灰抛洒海域。”常利平说。
2009年4月1日,哈市首次海葬活动在大连黄海老偏头海域举行,5位冰城逝者的家属将骨灰盒鲜花抛洒向大海,哈尔滨海葬的破冰之旅正式开启。为了能将海葬这一生态安葬方式常态化进行下去,哈市殡葬事务管理部门不断完善政策,提高服务质量,引进降解罐、提供代撒服务、增设公祭环节,给予逝者家属更多安慰。
据了解,经过8年探索,如今,哈尔滨市海葬已经步入常态化,也陆续开始有家属跟着每年海葬的船只前往骨灰撒海海域祭祀亲人。那么,做为节地安葬方式,海葬究竟能节约多少土地呢,常利平为记者算了一笔账。按每处墓穴面积占地0.5平方米左右计算,2009年至今海葬的559份骨灰总共占用279.5平方米的土地,海葬等于新增279.5平方米绿化区域;倘若均以旧俗入葬墓地,墓葬面积基本占用3平方米左右,五百多个墓穴就需要占用土地千余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