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天边海葬网
来源:南京日报作者:刘大山
护工卖死者信息赚钱、不法丧葬中介从中大肆牟利、从业人员鱼龙混杂……昨天有媒体披露,我国很多城市的殡葬业中,都存在着一条灰色的利益链,不少逝者亲属在承受亲人离去的痛苦时,还要忍受“黑殡葬”的各种算计。
黑中介宰得人痛心,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缺位更让人痛心!
这条灰色利益链条,包括医院、殡仪馆、殡葬中介、墓地四个环节,涉及工商、民政等多个管理部门。多年来殡葬业的各种乱象,正源于这些部门的各自为政、协调不力。在医院环节,护工是贩卖死者信息的主要来源,个别院方工作人员甚至也参与其中,相关医院和卫生部门疏于管理难辞其咎。在其他环节,殡葬用品与服务价格均由市场调节,但自由定价并不等于胡乱定价、不明码标价。很多行业潜规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管理部门却以市场化之名放任自流,该检讨的恐怕不止是懒政,而是利益关联、管办结合的行政垄断。
殡葬是关系到每个百姓的民生问题,具有公益属性。悲哀的是,多年来,殡葬业竟然成为财源滚滚的暴利行业。成本三千的骨灰盒卖到三万元,四五百元的寿衣卖两千元,天价墓地更是让百姓直呼“死不起”。处于悲痛中的家属们,既没有议价能力也缺乏消费理性,面对强势的殡葬机构,谈何地位平等、自由选择?
今年3月初,民政部在部署今年清明节工作时,要求各地有效规范殡葬服务收费行为,杜绝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坚决纠正殡葬领域的不正之风。这意味着我国殡葬业改革将继续深化推进,这其中,对殡葬中介的规范并不难,如前置审批准入资质、岗位培训持证上岗、完善常态监控机制和投诉处理机制等。最关键的是如何在源头上破除利益藩篱,还原殡葬业的公益本质。
近年来,全国多个省市出台了殡葬惠民政策,由政府公共财政买单帮居民办理“身后事”,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要纠正跑偏了的殡葬市场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回归公益,首先要求政府把基本殡葬服务视为重要责任,将相关支出列入财政预算;同时由政府定价,或以非营利为目的设立指导价,挤压行业的利益空间;并构建一整套的监督问责机制,厘清公共服务和市场化产品的界线,进一步规范服务和收费行为。
雨果说,死亡是伟大的平等。只有回归公益化,回归以人为本,才能给死者最后的尊严和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