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顺海葬服务中心从月亮湾出发,到达卧佛岛和担子岛中间海域进行海葬。
胶东在线消息 “清明期间海葬预约服务已经有60多单了。”清明节前夕,记者走访了解到,随着人们对新式殡葬方式的认可,烟台的海葬服务需求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但烟台的海葬还面临着服务机构没有“名分”、服务稍显“粗糙”的尴尬境地。
父亲临终念叨烟台山,女儿千里来烟圆父愿
2日中午,在东顺海葬服务中心,记者遇到了从北京赶来烟台咨询海葬服务的张女士。
张女士介绍,父亲出生于烟台福山区张格庄镇,后来求学去了东北,读完书后留在东北大学任教,后来父亲退休后全家移居北京。每次随父亲回烟台,父亲都会带着她在烟台山下的街巷转好几遍。
“父亲小时候在烟台海边的一所教会学校上的学,对烟台感情特别深,直到临终前还一直跟我们念叨烟台山。”张女士说,父亲临终前就表达了想要海葬的想法,现在父亲去世100多天了,她便来到烟台咨询海葬业务。
虽然找到了海葬服务机构,但张女士心里还是留了一点小遗憾。“之前咨询过天津等地的海葬服务,比烟台要正规,而且在海边还有专门的灵位墙方便凭吊纪念。”张女士说,在天津等城市,海葬服务都是比较完善的,除了流程更正规外,还有相应的政府补助,烟台现在的海葬服务还比较“粗糙”。
海葬需求逐年增长,清明就接了60多单
“2004年接了第一单海葬服务,以后逐年增加。”东顺海葬服务中心经理胡少南介绍,他们公司是目前烟台唯一一家提供海葬服务的机构。由于拥有快艇,有市民主动上门央求,才逐渐开展起海葬服务。
胡少南说,近年来烟台的海葬需求逐年增长,从最初一年几次,到现在一年上百次,今年清明节期间的海葬服务已经预约了60多单,去年同期的数字在50单左右,以20%的速度递增,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公司两条快艇明年肯定要忙不过来了。
记者了解到,目前东顺海葬服务中心拥有两条专门从事海葬服务的快艇,海葬一次的基本费用分为1199元和1999元两种,前者可搭载8人,后者可搭载12人。
胡少南告诉记者,为亲人举行海葬的市民首先从月亮湾出发,搭乘公司快艇行驶6公里到达卧佛岛和担子岛之间的海域,整个海葬过程在一个小时左右。
不少市民担心公司资质放弃海葬
“海葬的费用只相当于普通殡葬的十分之一。”胡少南说,除了提供船只外,海葬服务中心还提供鲜花与录像服务,全套服务的平均费用在两三千元左右,而烟台市区公墓最便宜的墓地也在两万元左右。
虽然海葬服务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但记者了解到,由于政府部门尚未出台海葬的相关标准,海葬服务中心目前正面临没有“名分”的窘境,游走在“无证”经营的边缘。据胡少南介绍,海葬服务中心曾多次想注册成立专门的海葬服务公司,但一直没有获得相关部门的许可。
胡少南说,虽然做了这么多年海葬,但还是有很多市民因为担心公司的资质问题而放弃海葬,希望将来政府能出台相关政策,让海葬服务变得名正言顺。据了解,烟台还没有由政府主导的海葬服务机构。
大力提倡海葬,具体实施还要等等
据烟台市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海葬、树葬等文明殡葬方式一直是政府部门大力提倡的,但实施海葬需走审批程序和流程,目前在烟台还有一定难度。
据介绍,如果实施海葬,还需要环保部门、海事部门、海洋与渔业部门等多部门协调,达成一致意见后方可实施。
“海葬首先需要国家海洋部门的批准,并划定一块可以抛撒骨灰的海域,并不是有水就可以抛撒骨灰。”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说,此外还需要雇佣船只,由什么船出海以及出海需要的各种补贴和劳务等经费则是另一个大问题。烟台大部分居民入土为安的丧葬观念,也影响了海葬的顺利推进和实施。
市民政部门工作人员表示,会尽快学习好的经验做法,探讨是不是在烟台实施海葬。
青岛市民可免费海葬
2010年10月8日,青岛市在全省首家推出的骨灰免费撒海政策开始实行,青岛市常住户籍死亡居民骨灰撒海基本费用将全部免除,由政府埋单让逝者“魂归大海”。
我国坚持每年开展海葬的城市还有上海、大连、连云港、天津、东莞、厦门、宁波等地。
□记者 齐金钊 柳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