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4月2日讯(记者闫丽君)烟台,背靠辽阔的海域,具有海葬得天独厚的优势。近日,记者从市民政部门获悉,民政局下属单位,没有一家可以开展海葬项目。烟台市民政局有关人士表示,海葬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政府部门是大力支持并倡导的。
市民政局一工作人员指出,海葬作为一种新型的殡葬方式,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牵涉到多个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他表示,海葬需要首先划定一块可以抛撒骨灰的海域(深海海域),并不是有水就可以抛撒骨灰,这就涉及到去哪撒,怎么撒的问题。另外,海上撒骨灰,还需要雇佣船只,由什么船出海以及出海需要的各种补贴和劳务等经费则是另一个大问题。最后,家人出海撒骨灰,是否需要在船只上配备一定的医护人员,这又是卫生部门的事。即使这三方都协调好了,还需要成立一个中介机构来统一做这项工作。
“虽然说海葬是绿色殡葬的发展方向。”工作人员说,“但是这些年,一些居民还存在着入土为安的丧葬观念,觉得骨灰入海,没有凭吊的地方不说,还无法睹物思人,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海葬的顺利推进和实施。”
虽然海葬在推进上有一定的困难,但就目前来看,我市选择树葬和草坪葬的居民不在少数,也有公墓可以实施这项业务。
记者从位于莱山区解甲庄镇附近的回龙山功德园了解到,该园自2009年实施第一例绿色殡葬方式(树葬)以来,截至目前,已经有300多人选择了树葬和草坪葬。在回龙山功德园葬区,上百块黑色的墓碑整整齐齐地躺在草坪上,据工作人员介绍,墓碑躺在草坪上的叫草坪葬,而墓碑成立式的叫草坪艺术葬。在草坪葬的隔壁,则种植了一排排的五针松,每棵五针松下均躺着3个小小的墓碑。
回龙山功德园销售部的经理张艺告诉记者,树葬都是双墓穴,一个双穴只有不到1.2平方米,是一个双穴草坪葬的一半大小;而每棵树下可以立三个碑。张经理说,一个墓葬可以葬三个草坪葬,葬六个树葬。新型的殡葬方式,大大节省了用地需求,同时墓碑采用的是花岗岩用料,耐风吹雨蚀,在致哀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美化了周边环境。张经理认为,在海葬难以操作的情况下,树葬和草坪葬,作为一种质美价廉的新型殡葬方式,成为我市目前殡葬的一个趋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