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消息 又到一年清明时,关于如何安葬逝者再次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越来越高的公墓价格让很多人开始吃不消。记者了解到,随着公墓价格越来越高以及观念的转变,许多市民开始为死去的亲人选择更加环保、经济的安葬方式,而海葬就是其中的一种。
随着清明节临近,到莱山曹家永安公墓咨询墓穴价格的市民也开始多了起来,然而昂贵的墓穴价格却让许多市民望而却步。记者了解到,永安公墓的一块墓地的价格最低也要1万元,高的则需要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公墓的价格已经远远超过了房价。
正在咨询墓穴价格的市民周先生告诉记者,他是来为去世的母亲选择墓穴的,但是没想到价格如此之高。“我和妻子一年的收入还不到5万元,而一个好点的墓穴价格却要三四万,买了公墓,我们的生活都成问题。但是我也不能不为母亲‘尽孝’,所以还是决定花2万块钱为母亲选择一个稍微好点的墓穴。”说这些时,周先生显得有些无奈。
据统计,我市每年去世的人口大约有4万多人,如何安葬亲人成为让许多市民犯愁的难题。
公墓价格让市民吃不消,那么有没有一种更加经济的安葬方式来替代墓葬呢?记者了解到,随着观念的转变,一些市民开始选择更加经济、环保的安葬方式来安葬亲人,海葬、树葬、草葬等绿色安葬方式逐渐出现。
鲜花相伴、海风拂送,一层层飘撒在风中的骨灰,一片片散落在海中的花瓣,寄托着亲属的无限哀思,这是前不久烟台海滨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为一位市民刘先生的父亲举行海葬时的场景。整个海葬仪式中没有火烛和焚烧的纸钱,显得既环保又文明。
记者了解到,刘先生的父亲生前是一位军人,他的父亲生前就表示希望死后能像周总理一样将骨灰撒入大海,“来自大自然,再回到大自然。”而刘先生也十分赞同自己父亲的决定,“我们从小生活海边,是大海养育了我们,死后让我们的骨灰回到大海,既能让我们重新回归大海,又节省了昂贵的公墓费用,还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净土,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的李科长介绍,“入土为安”是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殡仪习俗,然而海葬其实很早就是被人们采用的一种安葬方式。与土葬、火葬等其它安葬方式相比,海葬既节约了土地,又减少了殡葬支出,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绿色安葬方式,且烟台靠海,推广海葬的地理优势得天独厚。据了解,目前深圳、北京、上海、福州等大城市都陆续开展了骨灰撒海活动,越来越多的群众开始了解并接受这种文明进步的新型葬法。
不过也有人对海葬是否污染海洋环境提出了疑问。据市环保局专家介绍,只要骨灰量不是特别多,就不会造成海水的污染,因为尸体经过几千度的高温火化后,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都会被杀死,火化后的骨灰和草灰差不多,由无机元素组成,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海水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