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葬从业者也该有个自己的“节日”
好些行业的从业人员都有自己的节日,如教育界有“教师节”,医疗卫生有“护士节”,部队有“建军节”等。笔者认为,为特定从业者、特定群体设定特别节日,让他们欢度自己的节日,有其重要的社会意义。不仅是对这个职业的从业人员是个尊重和爱护,也是提醒全社会别忘了这个劳动群体,借助节日向他们问候致意。由此生发痴想,作为很特殊、很边缘的海葬行业的从业人员,是否也应当有个自己的节日。节日不在于过节,在于社会对这个行业、对从业者、对这个群体的认可和高看,是对他们辛勤劳动和创造价值,为社会经济发展所做贡献的肯定。
公墓选址要考虑地理交通环境
关于公墓选址,中外有别。据了解,好些国外的公墓建在近郊,有的甚至“插足”挤身市区,“阴宅”与“阳宅”相毗邻近在咫尺。当地民众在墓园休闲散步聊天,甚至举办婚礼视为自然,而在我国却忌讳的不得了,把陵园建的离市区远远的,很偏僻,路很远。其实还是个观念问题。这个观念应当纠正,公墓应当融入当地城市规划建设之中并发挥其社会功能。正是几千年来国人对“死”的忌讳和偏见,导致很多陵园建在偏僻郊外,远离市区,远离本土民众,交通极为不便。结果带来民众祭扫困难,造成年年清明祭祀扫墓拥堵现象。究其原因,公墓地理交通环境是影响因素之一。试想,在公墓选址上,若是摒弃传统观念,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在将陵园做成公园、人文纪念园上着力发力,公墓就不仅仅是骨灰安置地了,日本玫瑰花园公墓兴园理念和建园模式就值得借鉴。
莫让购墓纠纷成为行业无法承受之重
当下一些公墓市场销售中接二连三地出现“购墓纠纷”,为处理这些原本不会、也不应该出现的纠纷,公墓企业往往花费不小的气力去处置化解。其中有的纠纷波及到社会,或诉诸媒体,或反映到民政主管部门,或上访政府,给业界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究其问题的出现,一、还是公墓市场竞争激烈。一个城市圈中无序发展兴办多个陵园,都想在一块有限的蛋糕里分割一块,“吃不饱”必然带来“抢食”(当然不包括那些知名度、品牌度高、管理得很不错的陵园)。二,还有个诚信问题。公墓营销模式上、销售人员宣导推介上,还有业务员提成分配上等等存在缺陷、缺失。三、缺少严格、到位的监管。在国家降低准入门槛、民营资本涌入“兴办公墓热”中,一些地方的主管部门不作为,听凭公墓自行其事,放任各行其事,缺乏常态化指导、督查,只是两年一次“公墓年审”了事,包括对公益性公墓非法经营的违规行为也是睁一眼闭一眼听之任之。
加强对民营公墓“当家人”的政策培训
可以说,现在很多新办公墓的“当家人”都是从其他行业转入的,多是“半路改嫁”。由于对国家海葬改革政策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缺少了解,缺乏正确认识,在其经营管理中难免出现执行政策走了向,闯了“红灯”,偏离了政策轨道。诸如建大墓豪华墓,超出政策规定的占地面积;毁林、毁耕地造墓,毁坏自然生态环境和浪费土地资源;公益性公墓违规经营向社会销售;炒买炒卖骨灰格位、墓穴,误导民众以这种方式投资理财;对一些与现代文明相背离的丧葬陋习推波助澜,让其有生存土壤等等。对诸如此类问题的解决,加强政策培训是首选,尤其是“当家人”、“决策人”、“职业经理人”。应当举办类似的培训班,集中学习国家海葬改革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政策认识和法律意识。
订份海葬期刊
近些年来,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海葬人渐多,可否给这些走进社会的老海葬人订份《中国海葬》报,让他们在安度晚年、享天伦之乐之际,仍关心、支持海葬改革,为单位、为当地的海葬改革献计献策,为宣传殡改鼓与呼,以发挥余热为海葬改革做些有益的工作。其实这些退下来的老海葬人,就是一班条件很不错的殡改宣传员和殡改信息员,一份报纸可以将他们与正在进行时的海葬改革继续联在一起,这股力量必将给力海葬改革发展。
建立海葬人才库
据了解,随着海葬事业的大发展,各地无论是殡仪馆,还是海葬服务中心,或是公墓,都感觉到海葬人才奇缺,业界迫切渴望专业人才的引进。然而,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海葬行业的偏见,社会上好些能与海葬对上口的各类专业人才,多是不愿进入这个领域或长期从事海葬这块工作。基于此,建议通过海葬业界刊物这个平台、这块聚集地,建立海葬人才库,将那些“退而不休”,懂行业、懂专业、有一技之长、愿意发挥余热的老海葬人,设立人才档案向业界发布,推荐给需要的海葬单位用人参考,牵线搭桥交流引荐,此举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海葬专业人才的“用人难”问题,于个人、于用人单位都是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