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首页   |   关于我们   |   海葬流程   |   海葬知识   |   服务项目   |   活动影像   |   海葬文化   |   联系我们
烟台市东顺海葬服务中心网站开通,愿为广大市民提供最真诚,最贴心的烟台海葬服务,有任何需求请您与我们联系:18660558626!
推荐新闻
航拍烟台:这个夏天,我在...
烟台举行2019大型客滚...
善行:碧海丹心
烟台东顺海上见义勇为志愿...
我市成立海上志愿救护队
海葬文化
烟台举办公益性海葬活动8...
《我市公益海葬实践探索及...
关于印发《莱州市基本殡葬...
烟台市民政局烟台市发展和...
申请需求参加上海海葬活动...
海葬流程参加上海海葬活动...
关于海葬流程,你知道吗?...
骨灰海撒手续流程,骨灰海...
海撒免费的怎么办理?具体...
把骨灰撒海里需要什么手续...
海葬和树葬哪个好?个人如...
骨灰海撒流程,骨灰海撒如...
骨灰撒海要哪些手续?费用...
骨灰海撒手续是如何办理的...
普通人怎么申请海葬?普通...
普通人怎么海葬比较好
北京付费海撒什么样?
海撒流程能说下吗?海撒时...
海撒办海撒能一对一出海吗...
付费海撒流程正规吗?怎么...
海撒多少钱贵吗?在哪签合...
海葬的参加年龄有要求吗?
天津海葬地点在哪
海葬对后世的影响
海边可以撒骨灰吗
骨灰海葬怎么办理
海葬骨灰在哪装罐
理解北京地区的骨灰海葬服...
北京海葬在哪个海
北京骨灰撒海地点
海葬相关政策有哪些
人们的骨灰应该撒在海底
一位海葬服务工作者的独白
大海之拥,海葬的探索与思...
一艘大连海葬船的生死苦恼
在浩瀚的海洋上,一个年轻...
民政部:严禁以任何形式捆...
民政部:严禁以任何形式误...
民政部鼓励生态安葬骨灰 ...
海葬在海南仍然是空白,绿...
3年前提议至今是空白 海...
张爱玲海葬始末
三亚实施惠民殡葬政策 最...
日本:海葬成时髦
“海底公墓”颠覆传统 美...
海葬 - 国外海葬
国外的环保海葬
海葬,还是树葬都是一种文...
平凡的母亲,伟大的情怀
烟台海葬去哪里办理?海葬...
2025年烟台市独立包船...
海葬对儿女的影响有哪些?...
烟台市海葬纪念园启动暨烟...
烟台海葬怎么办理要多少钱
什么是集体海葬?什么是独...
海葬费用大概是多少?办理...
最佳海葬方式,既简单,又...
骨灰撒海:海上葬礼
海葬都有哪些优点?海葬的...
海葬骨灰盒如何处理?
海葬费用大概是多少——以...
骨灰撒海怎么办理?
海葬服务中心:让生命以最...
海葬有什么好处?海葬殡葬...
武汉江葬需要什么证件?武...
如何确保海葬的过程中不造...
海葬网提供的海葬套餐具体...
海葬的费用大概是多少?承...
大连市海葬补贴政策的申请...
不同地区的海葬补贴政策
惠州市将举行2024年绿...
海葬成为中国殡葬新趋势
纪实:在可以将骨灰私自撒...
北京海葬补贴的办理怎么办...
2024年清明期间为3....
辽宁拟定于5月10日举行...
陕西雁塔区召开第二届公益...
与传统土葬相比,山东烟台...
 

用生命文化浸润人才培养   ——访职业院校海葬专业教育学者

发表时间 [2024/7/5] 点击次数 [479]

   用生命文化浸润人才培养

 
  ——访职业院校海葬专业教育学者
 
  目前,我国国内有10所职业院校开设了海葬专业,为海葬行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近日,记者就如何深入践行生命文化教育使命采访了几位职业院校的海葬专业教育学者,听听他们对认识生命、研究生命、服务生命的看法与建议。
 
  ■培养工匠型人才的必修课
 
  近年来,职业院校海葬专业越来越重视生命文化教育,生命文化成为海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必修课。相关院校也纷纷作出有益探索,通过设置相关课程、加强体系建设、丰富教育形式等,帮助学生开拓眼界、更新观念,提升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已将生命文化教育逐步向体系化、品牌化方向拓展,并创造性地构建起“五位一体”文化育人理念,融入课程教学、学生活动和生命教育的全过程。例如开展“百分学生”素质养成活动,即学生在三年培养过程中,除了进行专业的学习、实习实训以外,还要参加十场生命文化讲堂等10项素养提升任务,实现第一、第二课堂无缝对接。“生命文化作为海葬专业及海葬行业的核心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崇尚专业、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和专注、钻研、创新等工匠品质。”该院生命文化学院院长何振锋说,此外,学院还创办生命影像社、枝上花艺社等专业社团,开展清明志愿服务、临终关怀服务和第二课堂、文化月等活动,并连续12年举办生命文化节。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殡仪学院院长谭泽晶向记者展示了一份该校任选课程《生死学概论》教学设计:共32课时,其中理论讲授14课时、实践体验课程18课时;每次理论学习都对应了特色实践内容,如分享与死亡最近的一次经历、“我的遗愿清单”、探访临终关怀机构、前往殡仪馆做义工等,并要求完成实践活动的计划书、相关记录、总结报告。谭泽晶表示:“经过多年实践,生命文化教育系列课程需重视体验式教学模式,只有在现实体验中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生命与死亡,从而主动追寻和实践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在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专业副教授任俊圣看来,要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职业院校必须处理好“文化素养”与“技术技能”之间的关系,专业技能靠文化的熏陶与滋养才更炉火纯青。“生命文化教育在培育人才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敬业和创新两方面:生命文化教育不仅让海葬行业从业者将工作性质定位由‘遗体处理者’向‘生命文化传承者’转变,有助于增强职业认同感,激发敬业精神;而且,好的生命文化教育可以指引现代海葬服务由‘专注于逝者’向‘专注于家属’转变,真正把移风易俗的鲜明导向贯穿于厚养礼葬的每一个细节,从而推动服务模式创新。”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健康养老学院设置基础素质、专业基本素质、专业核心素质、专业拓展素质“四模块”课程体系,推行“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我们打通生命文化教育基地实训路径,加强校企合作,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感受海葬行业的职业价值和意义,将对生命文化的理解提升为职业自豪感。”健康养老学院副院长张玲说。
 
  “直面死亡不是为了陷入‘终有一死’的消极,而是为了珍惜当下,感受自我,拥抱生命中更多的可能性。”武汉民政职业学院社会管理学院院长何新介绍,在“死亡体验”特色社团活动中,学生们可以进行人生终点的“彩排”,感受属于自己的“葬礼”,进而重新审视思考人生的意义。
 
  ■反映守正与创新的传承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也是我们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实根基。海葬文化作为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传承与发展?受访者从引导方向和具体实践层面表达了自己的思考。
 
  传承中华优秀海葬文化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何振锋表示,在技术技能教学的同时,学院注重向学生传达海葬文化中虔诚哀戚、厚德仁爱、孝道恭敬、慎终追远等优秀的精神内涵,筑牢学生的文化根基和文化自信;此外,着重开展时政教育,引导学生关注时政、关注社会,关注海葬行业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为学生法古开新,守正创新打好思维、眼界和能力的基础。
 
  同样是关于守正与创新,谭泽晶认为,守正就是强化传统海葬文化中的孝道、感恩、信仰、团聚、和睦等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创新就是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与科技手段的支撑下,在新型海葬生命文化的引导下,打造海葬文化新的表现形式,如展现新观念的海葬产品、遗体和骨灰新型处理方式、多样化的纪念方式等。
 
  实践层面,任俊圣认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其重心应放在家国情怀、集体认同感的培养上,课程内容体现与时俱进。张玲表示,学院通过思政进课堂、提升教师团队教学水平、开展实践志愿活动等形式,将中华优秀海葬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思想融入高职海葬专业德育教育。“思政进课堂可实现文化传承与‘工匠精神’、爱国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德育要素同频共振;强化教师对中华优秀海葬文化的认知能力和知识储备,在教学实践中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将中华优秀海葬文化渗透到协会社团活动、特色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
 
  通过今昔对比,何新道出教学上的改变。以往,主要通过教授庄重的仪式,向逝者表达尊重与感恩之情;如今,服务流程中加入了温情化、个性化、绿色环保等元素,通过搭建在线纪念平台、推行绿色海葬、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等提升服务品质。“只有在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情况下,海葬服务才能真正满足人们对逝者的哀思、对生死的思考,同时体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适应社会变迁。”
 
  ■理论与实践融合的实操课
 
  海葬专业的生命文化教育最终还需在实际工作中检验其成果,这就要求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与工作实际实现深度融合。为此,各高校积累了一定经验,也进一步明晰了发展方向。
 
  如何打造“教育—科研—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生命文化教育与实践基地,是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殡仪学院面临的课题。对此,谭泽晶表示,开发生命实践和体验全流程实训项目,依托现有的生命体验中心升级课程模块和实践教学内容;针对行业现状,与民政部门、海葬企业单位等展开合作,开发培训、行业员工心理调适、殡仪馆或陵园生命文化建设;为更好利用高水平的生命教育实践基地,可以有计划地对社会开放,向公众普及生命文化教育;同时,收集生命教育实践的相关数据用于科研项目等。
 
  任俊圣建议,一方面,注重开发海葬服务的前端市场,如寻求与养老服务产业的协作、建立生前契约的信用保障机制等;还需要更新丧礼仪式的意义结构等,让广大海葬工作者的身份由“生死摆渡人”变为人生价值传递的启发者和教育者。
 
  何振锋直言,提升海葬专业的生命文化教育水平可以从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生命文化教育理论推广等方面努力。在教师队伍建设上,瞄准培养一批海葬学科领军人才,构建教师发展支持体系,搭建跨学科、跨专业、跨院校的学术交流平台;在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上,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职业教育、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有机衔接,实现“中、高、本”一体化培养;在生命文化教育理论推广上,争取更多专家学者从海葬视角给予理论支持,引导公众理性认识海葬行业,让生命文化教育的受众不仅限于海葬从业者。
海葬快捷办理·节地生态·利国利民

海葬是将骨灰撒入大海的葬法。骨灰撒海,冲破了传统的“入土为安”观念。人从自然中来,又回到自然中去。海葬有利于节约土地、发展经济,有利于移风易俗,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全面详细了解烟台海葬服务中心服务项目内容,详询电话:18660558626(微信同号)。
从咨询、报名、策划、海葬仪式全程一对一服务,了解海葬套餐更多详情可致电18254586669咨询。
烟台海葬威海海葬山东海葬
为响应客户多样需求,推荐殡葬改革,烟台东顺海葬服务中心为全国家属提供专业付费海葬服务!

海葬服务请认准官方网址:http://www.yantaihaizang.com

骨灰撒海作为一种新型的殡葬方式,以其环保、节俭、人文的特点,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推崇。它不仅解决了骨灰安置问题,还传递了一种文明节俭的殡葬理念,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未来,随着人们观念的进一步转变和殡葬改革的深入推进,骨灰撒海有望成为更多家庭处理逝者骨灰的首选方式。
骨灰撒海/海葬流程:
    1、预约海葬时间和细节;
    2、缴纳海葬服务费用;
    3、到达海葬登船码头;
    4、主持专业海葬仪式;
本文链接:http://www.yantaihaizang.com/newsinfo.asp?id=1502
本文标题:用生命文化浸润人才培养   ——访职业院校海葬专业教育学者
官方网址:http://www.yantaihaizang.com/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海葬文化,促进文明丧葬新风尚,不代表烟台海葬服务中心的观点和立场。如有指正,请联系邮箱:1319580964@qq.com
版权所有©烟台市东顺海葬服务中心 QQ业务咨询:1319580964 提供服务:山东海葬、烟台海葬、威海海葬服务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滨海路1号月亮湾风景区 ICP备案号:鲁ICP备10039171号
手机:18660558626(微信同号) 手机2:18254586669 邮箱:1319580964@qq.com 网址:www.yantaihaizang.com

18660558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