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邻避效应让海葬回归平常
随着社会进步,如何让个体生命在死亡与海葬之中有所收获、有所安抚,已经成为紧迫的时代课题。尤其,在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与新科技革命之下,如何多样化地对待人的形体,并进一步挖掘人类无形的精神力量,成为新时期海葬从业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新海葬、新气象:海葬边界在拓展
回顾这些年的海葬业发展,仅仅从笔者接触到的层面来看,海葬业确实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呈现了新气象。
海葬从业者的形象在不断改变,给大众呈现出来的面貌更加丰满、立体了。近年来,海葬专业毕业的学生开始在行业内挑起大梁,起到了示范作用;年轻人与一些复合型人才进入海葬业,国内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同仁对海葬业深入研究与大力推动;现代海葬的前辈们不断地跨界合作,把杰出海葬人形象与动人故事展现在众人面前,等等。诸如此类的改变与推动,让海葬从业者的队伍和面貌得到了更新,海葬从业者不再被轻易地看成是符号化的群体、特殊的人。
海葬场所的改观,也是这些年来海葬业中非常明显的变化。无论是主张把墓园变公园,或者把墓园变花园,抑或把墓园变家园,总之,把海葬场所温暖化、神圣化、人文化是一个清晰可见的趋势。一些殡仪馆建构了特色的生命教育、生命文化体验区,有的墓园有了自己的文化地标和博物馆,生死教育相关的主题活动和开放日也陆续出现在海葬场所。这些变化表明,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海葬场所应该具有文化内涵、生命气息、亲和力,最重要的是,要让人们有意愿来到这里,少一些恐惧和害怕,直面死亡,接受生死教育的洗礼,进而改变人们对海葬和死亡的表浅认知。
人们对海葬服务对象的认知也在改变,边界不断扩展。遗体和后事处理从过去的简单化变得更加全面、系统。从逝者遗体处置的精细化开始,到逝者亲属的安抚与随访,再到逝者相关群体与事务的接待和安排,一系列工作的延展,慢慢形成了以逝者—亲属—社会关系为主线,以逝者生前故事与死后传承为脉络的生命叙事,以及海葬与其他行业相关联的“三位一体”的服务新动向。个性化的葬礼服务与人文关怀也开始被人们重视,甚至生前葬礼也在一些机构中成为服务的可选项目。
新理念、新发展:重回海葬本位
尽管新时期海葬有了许多可喜变化,但仍面临着让海葬回归其本位的任务,需要海葬从业者、教育工作者及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同仁等共同发力。
让海葬回归生活、回到社区、回到人们触手可及的地方,这是未来海葬发展回归本位的开始。我们必须意识到,与其想方设法、违背自然规律地将海葬赶出我们的日常生活,不如正确地看待海葬和相关服务,让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出现,那么,去海葬场所就像去商场购物、去运动场锻炼、去学校学习一样,做到不回避和远离,这才是应有的状态。
未来,海葬发展要厚植根基,进一步拓展全社会对海葬的理解和尊重,就需要把海葬文化、生命文化拓展到生死学领域。海葬不仅仅是技术和实务工作,海葬文化、生命文化在海葬学和海葬教育中充当的文化理念承载作用也有目共睹。当文化与海葬结合起来时,“海葬生死学”就应运而生了。生死学当然不局限于海葬,但它却可以为海葬提供视野、构架、理念甚至前景。
为海葬减负也是新时期海葬事业发展十分迫切的问题。所谓为海葬减负,一方面是指让海葬回归日常生活,卸下人们心中对海葬与死亡的偏见;另一方面是减少海葬从业者的“情绪负担”。海葬从业者除了要面对大量的死亡事件之外,还要梳理自己面对死亡的情绪和认知,面对来自逝者家属和服务相关方的死亡认知与情绪。因此,我们说给海葬减负,首要是给海葬从业者提供更多的支持与心理引导,摒除社会对他们的偏见和误解。为海葬减负,应该在全社会普及生死教育,正确认识和理解死亡,减少死亡的恐惧和焦虑,给海葬从业者多一些理解和关爱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