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首页   |   关于我们   |   海葬流程   |   海葬知识   |   服务项目   |   活动影像   |   海葬文化   |   联系我们
烟台市东顺海葬服务中心网站开通,愿为广大市民提供最真诚,最贴心的烟台海葬服务,有任何需求请您与我们联系:18660558626!
推荐新闻
航拍烟台:这个夏天,我在...
烟台举行2019大型客滚...
善行:碧海丹心
烟台东顺海上见义勇为志愿...
我市成立海上志愿救护队
海葬文化
烟台举办公益性海葬活动8...
《我市公益海葬实践探索及...
关于印发《莱州市基本殡葬...
烟台市民政局烟台市发展和...
申请需求参加上海海葬活动...
海葬流程参加上海海葬活动...
关于海葬流程,你知道吗?...
骨灰海撒手续流程,骨灰海...
海撒免费的怎么办理?具体...
把骨灰撒海里需要什么手续...
海葬和树葬哪个好?个人如...
骨灰海撒流程,骨灰海撒如...
骨灰撒海要哪些手续?费用...
骨灰海撒手续是如何办理的...
普通人怎么申请海葬?普通...
普通人怎么海葬比较好
北京付费海撒什么样?
海撒流程能说下吗?海撒时...
海撒办海撒能一对一出海吗...
付费海撒流程正规吗?怎么...
海撒多少钱贵吗?在哪签合...
海葬的参加年龄有要求吗?
天津海葬地点在哪
海葬对后世的影响
海边可以撒骨灰吗
骨灰海葬怎么办理
海葬骨灰在哪装罐
理解北京地区的骨灰海葬服...
北京海葬在哪个海
北京骨灰撒海地点
海葬相关政策有哪些
人们的骨灰应该撒在海底
一位海葬服务工作者的独白
大海之拥,海葬的探索与思...
一艘大连海葬船的生死苦恼
在浩瀚的海洋上,一个年轻...
民政部:严禁以任何形式捆...
民政部:严禁以任何形式误...
民政部鼓励生态安葬骨灰 ...
海葬在海南仍然是空白,绿...
3年前提议至今是空白 海...
张爱玲海葬始末
三亚实施惠民殡葬政策 最...
日本:海葬成时髦
“海底公墓”颠覆传统 美...
海葬 - 国外海葬
国外的环保海葬
海葬,还是树葬都是一种文...
平凡的母亲,伟大的情怀
烟台海葬去哪里办理?海葬...
2025年烟台市独立包船...
海葬对儿女的影响有哪些?...
烟台市海葬纪念园启动暨烟...
烟台海葬怎么办理要多少钱
什么是集体海葬?什么是独...
海葬费用大概是多少?办理...
最佳海葬方式,既简单,又...
骨灰撒海:海上葬礼
海葬都有哪些优点?海葬的...
海葬骨灰盒如何处理?
海葬费用大概是多少——以...
骨灰撒海怎么办理?
海葬服务中心:让生命以最...
海葬有什么好处?海葬殡葬...
武汉江葬需要什么证件?武...
如何确保海葬的过程中不造...
海葬网提供的海葬套餐具体...
海葬的费用大概是多少?承...
大连市海葬补贴政策的申请...
不同地区的海葬补贴政策
惠州市将举行2024年绿...
海葬成为中国殡葬新趋势
纪实:在可以将骨灰私自撒...
北京海葬补贴的办理怎么办...
2024年清明期间为3....
辽宁拟定于5月10日举行...
陕西雁塔区召开第二届公益...
与传统土葬相比,山东烟台...
 

老船长“摆渡”海葬26年:人生有终点,思念没有

发表时间 [2024/12/13] 点击次数 [144]

   5月22日,一位85岁老人在家属的陪同下,从北京来到大连,与老伴进行一场特别的告别:尊重老伴遗愿,将他的骨灰融于大海,让灵魂与大海相伴。老人没有哭,还为老伴翩翩起舞,她说,她10岁进部队文工团,与老伴相识71年,夫妻伉俪情深,都曾是文艺骨干,那些都是丈夫的希望和遗愿,她都做到了。帮老人完成仪式的就是65岁的大连老船长陈琦,他,服务海葬已26年。

  在习惯入土为安的中国传统背景下,海葬摆渡人的生活是怎样的?他们如何面对别人的另眼相看?又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艰难开启的路驾驶思念的船
  至今已摆渡26年
  船长陈琦,65岁,大连人,海边生,海边长。上世纪80年代初,他做旅游观光,收入还不错。
  做海葬,不是他的初衷。习惯"入土为安"的中国人,接受"随波逐流"的海葬方式,还真得有个过程。上世纪90年代,经过媒体宣传,推出各种优惠便利,好不容易有了一些接受海葬的家属,却没有船长愿意接单。起初陈琦也不想接,怕影响旅游生意,但为了帮朋友的忙,他答应出海做一次试试。谁知这一试就试了26年。"第一次为海葬出船是帮朋友一个忙,后来游客都不愿意坐我的船了。"陈琦说。
  在这之后,只要有旅客上陈琦的船,就会有人说:这艘船可是被死神光顾过的,你现在还坐吗?诸如此类的事情变多之后,即使陈琦选择降价也依然无法打破游客越来越少的僵局。从那之后,他成了专职海葬船长。
  但这条路却并不好走,甚至十分艰难。最初,选择海葬的一年仅有一两例。因为陈琦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海葬,也不了解,所以第一次为海葬摆渡的经历不堪回首——当陌生人拿着亲人的骨灰盒来到船上,陈琦迎接之后就再也没有其他仪式。没有音乐和鲜花的铺垫,更没有告别仪式,只有单调无聊的撒骨灰场面。因为有风,这些骨灰还撒到了在场人的脸和身上。种种不专业的行为惹怒了这些家属,他们甚至还和陈琦打了一架,最终双方不欢而散。
  因为这次不好的体验,让陈琦刚建立起来的决心开始动摇,他想要不还是做以前的行当吧。在了解到他的困难后,他的朋友主动向他透露,国家现在大力提倡海葬,大连就是试点城市之一,他建议陈琦不如先试试。
  当时的陈琦是不愿意接受的,然而2012年大连深入殡葬改革,政府对集体海葬有了新的补贴政策,这改变了陈琦的想法。于是,陈琦在朋友的劝告之下开始了海葬事业,但他还是没敢告诉妻子,只是每天早出晚归地忙碌着。
  在政府和政策的帮助下,慢慢地,陈琦的殉葬船成为全国最大的海葬组织之一,选择海葬服务的也从十几例到几百例。
  思念之船觅得"避风港"有了专用的码头
  每年送别约8000人
  当海葬的行情好了些,麻烦又来了——当时的港口距离公园太近,经常接到投诉,指责海葬船"晦气",陈琦不得不给船另寻一处泊位,可类似的故事又在不断上演。就这样,辗转腾挪,陈琦连续换了7个船舶停靠点。
  2017年前后,在辽宁省民政厅、大连海事局和大连港的帮助下,终于在大连港一处码头,为海葬的思念之船觅得了"避风港",这也是全国目前仅有的专为海葬设置的码头。
  正在事业发展时,某房地产开发商又找到了陈琦,意思是陈琦这份工作,影响了当地房屋销售。双方曾因此对簿公堂。最终结果是,陈琦在2012年之前就已经办理好相关手续,房地产开发没有早过这个时间,因此没有理由阻碍陈琦的发展。
  此事让陈琦深思,白花花的海葬船确实会影响周围人的心情。于是,他对海葬船的船体进行重新装饰。他把所有的白花换成各种品种的花,还在已有的黑白纪念条幅的基础上,加了一层城市文明建设的条幅。不得不说这一做法确实有效,陈琦传达的善意被周围的人接收到,他们再也没有像以前那样说出不好听的话。
  逐渐地,在陈琦影响下,妻子也接受了他的工作,并且还开始主持告别仪式。她的善良和细心,也给逝去亲人的家属们带来了一丝心灵上的慰藉。后来,陈琦的儿子也选择帮助父亲。一家三口再加上其他工作人员,陈琦的殡葬团队愈发成熟。现在,陈琦每年举行400多场海葬仪式,送别约8000人。
  每日与告别相伴也曾踌躇迷茫
  但坚定在做有意义的事
  经历过磕磕绊绊的陈琦,在听到那些亲属讲述逝者的故事时,心底依旧会不自主地为之动容,总会忍不住和家属一起流泪。
  有些亲属是白发人送黑发人,逝去的人因为天生疾病的关系最终没能熬过成年;还有的逝者是因交通事故等发生了一系列悲剧。面对失去亲人的陌生人,陈琦不断在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选择海葬的大致有三类:第一类是因为情怀,第二类是因为经济原因,第三类是因意外丧失生命的人。"陈琦说,他了解到,很多地方的习俗是年轻人如果死在老人前面,则不能进入家族墓地。或许很少有人有过陈琦这样的经历,他说,他像一位"摆渡人",将亡魂渡过彼岸,也看尽人间疾苦。
  但谁又知道,内心强大如陈琦,也需要同理心,更需要一颗坚强的心才能抵御外界的流言蜚语。陈琦常常见到来自周围人嫌弃的表情,这些人会不自觉地与他拉开距离。
  每日与告别和离别相伴,陈琦也曾踌躇迷茫,直到一位逝者家属真诚地感谢:感谢您帮助我们的父母完美地走完人生之路,这个恩情是无法报答的,请接受我们真诚的谢意……那一刻,陈琦终于想通了:"我觉得他们既然来到我的船上,对我而言就不是陌生人了。我在做一件挺有意义的事情。"陈琦这样解释。见惯了这些悲欢离合、形形色色的离世原因,让陈琦一家对生命抱有更大的尊重,也对自己的事业有了新的定义。
  陈琦不希望自己的工作是冷冰冰的,死亡已经是件很让人难受的事,如果再不给予那些人一点温暖的话,这条船该多冰冷。所以他希望自己能够提供的是一种有温度的服务,这种温度是对死者的尊重,也是对亲属的怜悯。这份工作不仅仅是养家糊口,更是为死者送上最美好的祝福,以及最后的陪伴。
  不仅仅是一次送别
  人生有终点思念没有
  骨灰被缓缓倒入莲花形状的降解罐中,船驶向了定点投放海域……现在,海葬的一系列流程都完善了,每次出航,陈琦的船只满载着送别人的思念,驶入那条再熟悉不过的航线。
  陈琦的事业渐渐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尊重和鼓励。每年清明节,有的家属会专门赶过来,到撒骨灰的海面上撒点鲜花,和逝去的亲属说说话。每到清明节、中元节等节日,请陈琦投放祭品的电话有几百个,他们将形态各异的祭品从四面八方寄到陈琦这里。
  现在的陈琦,不仅做起海葬,不得已还做起了祭祀:"不仅仅是一次送别,人生可能有终点,但思念没有。"
  陈琦会在清明节等祭祀的当天,带着一整船的祭品,按顺序投放入海。投放前陈琦会念出逝者的名字,再说"你的亲人朋友给你送东西来啦"。每投放一个物品,就录一段视频发给家属,证明物品确已送到。
  "陈琦直言不讳地说,我们无法掌握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让生活、让生命更有意义。5月22日,一位85岁老人在家属的陪同下,从北京来到大连,与老伴进行一场特别的告别:尊重老伴遗愿,将他的骨灰融于大海,让灵魂与大海相伴。老人没有哭,还为老伴翩翩起舞,她说,她10岁进部队文工团,与老伴相识71年,夫妻伉俪情深,都曾是文艺骨干,那些都是丈夫的希望和遗愿,她都做到了。帮老人完成仪式的就是65岁的大连老船长陈琦,他,服务海葬已26年。
  在习惯入土为安的中国传统背景下,海葬摆渡人的生活是怎样的?他们如何面对别人的另眼相看?又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艰难开启的路驾驶思念的船
  至今已摆渡26年
  船长陈琦,65岁,大连人,海边生,海边长。上世纪80年代初,他做旅游观光,收入还不错。
  做海葬,不是他的初衷。习惯"入土为安"的中国人,接受"随波逐流"的海葬方式,还真得有个过程。上世纪90年代,经过媒体宣传,推出各种优惠便利,好不容易有了一些接受海葬的家属,却没有船长愿意接单。起初陈琦也不想接,怕影响旅游生意,但为了帮朋友的忙,他答应出海做一次试试。谁知这一试就试了26年。"第一次为海葬出船是帮朋友一个忙,后来游客都不愿意坐我的船了。"陈琦说。
  在这之后,只要有旅客上陈琦的船,就会有人说:这艘船可是被死神光顾过的,你现在还坐吗?诸如此类的事情变多之后,即使陈琦选择降价也依然无法打破游客越来越少的僵局。从那之后,他成了专职海葬船长。
  但这条路却并不好走,甚至十分艰难。最初,选择海葬的一年仅有一两例。因为陈琦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海葬,也不了解,所以第一次为海葬摆渡的经历不堪回首——当陌生人拿着亲人的骨灰盒来到船上,陈琦迎接之后就再也没有其他仪式。没有音乐和鲜花的铺垫,更没有告别仪式,只有单调无聊的撒骨灰场面。因为有风,这些骨灰还撒到了在场人的脸和身上。种种不专业的行为惹怒了这些家属,他们甚至还和陈琦打了一架,最终双方不欢而散。
  因为这次不好的体验,让陈琦刚建立起来的决心开始动摇,他想要不还是做以前的行当吧。在了解到他的困难后,他的朋友主动向他透露,国家现在大力提倡海葬,大连就是试点城市之一,他建议陈琦不如先试试。
  当时的陈琦是不愿意接受的,然而2012年大连深入殡葬改革,政府对集体海葬有了新的补贴政策,这改变了陈琦的想法。于是,陈琦在朋友的劝告之下开始了海葬事业,但他还是没敢告诉妻子,只是每天早出晚归地忙碌着。
  在政府和政策的帮助下,慢慢地,陈琦的殉葬船成为全国最大的海葬组织之一,选择海葬服务的也从十几例到几百例。
  思念之船觅得"避风港"有了专用的码头
  每年送别约8000人
  当海葬的行情好了些,麻烦又来了——当时的港口距离公园太近,经常接到投诉,指责海葬船"晦气",陈琦不得不给船另寻一处泊位,可类似的故事又在不断上演。就这样,辗转腾挪,陈琦连续换了7个船舶停靠点。
  2017年前后,在辽宁省民政厅、大连海事局和大连港的帮助下,终于在大连港一处码头,为海葬的思念之船觅得了"避风港",这也是全国目前仅有的专为海葬设置的码头。
  正在事业发展时,某房地产开发商又找到了陈琦,意思是陈琦这份工作,影响了当地房屋销售。双方曾因此对簿公堂。最终结果是,陈琦在2012年之前就已经办理好相关手续,房地产开发没有早过这个时间,因此没有理由阻碍陈琦的发展。
  此事让陈琦深思,白花花的海葬船确实会影响周围人的心情。于是,他对海葬船的船体进行重新装饰。他把所有的白花换成各种品种的花,还在已有的黑白纪念条幅的基础上,加了一层城市文明建设的条幅。不得不说这一做法确实有效,陈琦传达的善意被周围的人接收到,他们再也没有像以前那样说出不好听的话。
  逐渐地,在陈琦影响下,妻子也接受了他的工作,并且还开始主持告别仪式。她的善良和细心,也给逝去亲人的家属们带来了一丝心灵上的慰藉。后来,陈琦的儿子也选择帮助父亲。一家三口再加上其他工作人员,陈琦的殡葬团队愈发成熟。现在,陈琦每年举行400多场海葬仪式,送别约8000人。
  每日与告别相伴也曾踌躇迷茫
  但坚定在做有意义的事
  经历过磕磕绊绊的陈琦,在听到那些亲属讲述逝者的故事时,心底依旧会不自主地为之动容,总会忍不住和家属一起流泪。
  有些亲属是白发人送黑发人,逝去的人因为天生疾病的关系最终没能熬过成年;还有的逝者是因交通事故等发生了一系列悲剧。面对失去亲人的陌生人,陈琦不断在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选择海葬的大致有三类:第一类是因为情怀,第二类是因为经济原因,第三类是因意外丧失生命的人。"陈琦说,他了解到,很多地方的习俗是年轻人如果死在老人前面,则不能进入家族墓地。或许很少有人有过陈琦这样的经历,他说,他像一位"摆渡人",将亡魂渡过彼岸,也看尽人间疾苦。
  但谁又知道,内心强大如陈琦,也需要同理心,更需要一颗坚强的心才能抵御外界的流言蜚语。陈琦常常见到来自周围人嫌弃的表情,这些人会不自觉地与他拉开距离。
  每日与告别和离别相伴,陈琦也曾踌躇迷茫,直到一位逝者家属真诚地感谢:感谢您帮助我们的父母完美地走完人生之路,这个恩情是无法报答的,请接受我们真诚的谢意……那一刻,陈琦终于想通了:"我觉得他们既然来到我的船上,对我而言就不是陌生人了。我在做一件挺有意义的事情。"陈琦这样解释。见惯了这些悲欢离合、形形色色的离世原因,让陈琦一家对生命抱有更大的尊重,也对自己的事业有了新的定义。
  陈琦不希望自己的工作是冷冰冰的,死亡已经是件很让人难受的事,如果再不给予那些人一点温暖的话,这条船该多冰冷。所以他希望自己能够提供的是一种有温度的服务,这种温度是对死者的尊重,也是对亲属的怜悯。这份工作不仅仅是养家糊口,更是为死者送上最美好的祝福,以及最后的陪伴。
  不仅仅是一次送别
  人生有终点思念没有
  骨灰被缓缓倒入莲花形状的降解罐中,船驶向了定点投放海域……现在,海葬的一系列流程都完善了,每次出航,陈琦的船只满载着送别人的思念,驶入那条再熟悉不过的航线。
  陈琦的事业渐渐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尊重和鼓励。每年清明节,有的家属会专门赶过来,到撒骨灰的海面上撒点鲜花,和逝去的亲属说说话。每到清明节、中元节等节日,请陈琦投放祭品的电话有几百个,他们将形态各异的祭品从四面八方寄到陈琦这里。
  现在的陈琦,不仅做起海葬,不得已还做起了祭祀:"不仅仅是一次送别,人生可能有终点,但思念没有。"
  陈琦会在清明节等祭祀的当天,带着一整船的祭品,按顺序投放入海。投放前陈琦会念出逝者的名字,再说"你的亲人朋友给你送东西来啦"。每投放一个物品,就录一段视频发给家属,证明物品确已送到。
  "陈琦直言不讳地说,我们无法掌握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让生活、让生命更有意义。
海葬快捷办理·节地生态·利国利民

海葬是将骨灰撒入大海的葬法。骨灰撒海,冲破了传统的“入土为安”观念。人从自然中来,又回到自然中去。海葬有利于节约土地、发展经济,有利于移风易俗,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全面详细了解烟台海葬服务中心服务项目内容,详询电话:18660558626(微信同号)。
从咨询、报名、策划、海葬仪式全程一对一服务,了解海葬套餐更多详情可致电18254586669咨询。
烟台海葬威海海葬山东海葬
为响应客户多样需求,推荐殡葬改革,烟台东顺海葬服务中心为全国家属提供专业付费海葬服务!

海葬服务请认准官方网址:http://www.yantaihaizang.com

骨灰撒海作为一种新型的殡葬方式,以其环保、节俭、人文的特点,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推崇。它不仅解决了骨灰安置问题,还传递了一种文明节俭的殡葬理念,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未来,随着人们观念的进一步转变和殡葬改革的深入推进,骨灰撒海有望成为更多家庭处理逝者骨灰的首选方式。
骨灰撒海/海葬流程:
    1、预约海葬时间和细节;
    2、缴纳海葬服务费用;
    3、到达海葬登船码头;
    4、主持专业海葬仪式;
本文链接:http://www.yantaihaizang.com/newsinfo.asp?id=1636
本文标题:老船长“摆渡”海葬26年:人生有终点,思念没有
官方网址:http://www.yantaihaizang.com/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海葬文化,促进文明丧葬新风尚,不代表烟台海葬服务中心的观点和立场。如有指正,请联系邮箱:1319580964@qq.com
版权所有©烟台市东顺海葬服务中心 QQ业务咨询:1319580964 提供服务:山东海葬、烟台海葬、威海海葬服务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滨海路1号月亮湾风景区 ICP备案号:鲁ICP备10039171号
手机:18660558626(微信同号) 手机2:18254586669 邮箱:1319580964@qq.com 网址:www.yantaihaizang.com

18660558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