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首页   |   关于我们   |   海葬流程   |   海葬知识   |   服务项目   |   活动影像   |   海葬文化   |   联系我们
烟台市东顺海葬服务中心网站开通,愿为广大市民提供最真诚,最贴心的烟台海葬服务,有任何需求请您与我们联系:18660558626!
推荐新闻
航拍烟台:这个夏天,我在...
烟台举行2019大型客滚...
善行:碧海丹心
烟台东顺海上见义勇为志愿...
我市成立海上志愿救护队
海葬文化
烟台举办公益性海葬活动8...
《我市公益海葬实践探索及...
关于印发《莱州市基本殡葬...
烟台市民政局烟台市发展和...
申请需求参加上海海葬活动...
海葬流程参加上海海葬活动...
关于海葬流程,你知道吗?...
骨灰海撒手续流程,骨灰海...
海撒免费的怎么办理?具体...
把骨灰撒海里需要什么手续...
海葬和树葬哪个好?个人如...
骨灰海撒流程,骨灰海撒如...
骨灰撒海要哪些手续?费用...
骨灰海撒手续是如何办理的...
普通人怎么申请海葬?普通...
普通人怎么海葬比较好
北京付费海撒什么样?
海撒流程能说下吗?海撒时...
海撒办海撒能一对一出海吗...
付费海撒流程正规吗?怎么...
海撒多少钱贵吗?在哪签合...
海葬的参加年龄有要求吗?
天津海葬地点在哪
海葬对后世的影响
海边可以撒骨灰吗
骨灰海葬怎么办理
海葬骨灰在哪装罐
理解北京地区的骨灰海葬服...
北京海葬在哪个海
北京骨灰撒海地点
海葬相关政策有哪些
人们的骨灰应该撒在海底
一位海葬服务工作者的独白
大海之拥,海葬的探索与思...
一艘大连海葬船的生死苦恼
在浩瀚的海洋上,一个年轻...
民政部:严禁以任何形式捆...
民政部:严禁以任何形式误...
民政部鼓励生态安葬骨灰 ...
海葬在海南仍然是空白,绿...
3年前提议至今是空白 海...
张爱玲海葬始末
三亚实施惠民殡葬政策 最...
日本:海葬成时髦
“海底公墓”颠覆传统 美...
海葬 - 国外海葬
国外的环保海葬
海葬,还是树葬都是一种文...
平凡的母亲,伟大的情怀
烟台海葬去哪里办理?海葬...
2025年烟台市独立包船...
海葬对儿女的影响有哪些?...
烟台市海葬纪念园启动暨烟...
烟台海葬怎么办理要多少钱
什么是集体海葬?什么是独...
海葬费用大概是多少?办理...
最佳海葬方式,既简单,又...
骨灰撒海:海上葬礼
海葬都有哪些优点?海葬的...
海葬骨灰盒如何处理?
海葬费用大概是多少——以...
骨灰撒海怎么办理?
海葬服务中心:让生命以最...
海葬有什么好处?海葬殡葬...
武汉江葬需要什么证件?武...
如何确保海葬的过程中不造...
海葬网提供的海葬套餐具体...
海葬的费用大概是多少?承...
大连市海葬补贴政策的申请...
不同地区的海葬补贴政策
惠州市将举行2024年绿...
海葬成为中国殡葬新趋势
纪实:在可以将骨灰私自撒...
北京海葬补贴的办理怎么办...
2024年清明期间为3....
辽宁拟定于5月10日举行...
陕西雁塔区召开第二届公益...
与传统土葬相比,山东烟台...
 

为现代海葬文明植入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发表时间 [2024/7/5] 点击次数 [544]

   为现代海葬文明植入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从事海葬报道以来,发现公众对于这个领域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文明与陋俗之间的关系抱有极大的讨论热情,却又有诸多困惑一直混沌未明。为了更好地理解并传承优秀传统海葬文化,推进现代海葬文明建设,记者就有关问题求教于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礼学研究中心主任彭林先生。现将谈话内容整理成文,希望有助于读者厘清对于海葬文明的基本认知。
 
  我们应该传承的是传统丧葬礼仪中蕴含的亲情和道德理性
 
  记者:请您给我们梳理一下,中国传统海葬文化和现代海葬的关系,如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彭林:有句非常好的话叫“法古开新”,要想创新,首先要尊重历史,弄清自己是谁,自己的文化是什么。
 
  德国学者雅斯贝斯提出了“轴心时代”理论。轴心时代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人类文明出现了一次井喷,东方和西方都出现了人类文明的巨擘,印度出现了释迦牟尼,中国出现了孔子、老子,古希腊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轴心时代是人类开始觉醒的时代,人开始思考我是谁、人的价值是什么、要到哪里去,开始尊重人性,尊重生命。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乐精神也是在轴心时代趋于成熟的。
 
  当一个家庭有新生命诞生,会把它当做很大的喜事来庆祝;当一个人突然离世,他的子女、亲友在感情上受到巨大冲击,需要一个过渡,所以葬礼也很隆重。隆重,但不奢华。我们迎接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的仪式很隆重,这都是表达对生命的敬意。
 
  后来,古人对于怎样对待亲人的遗体逐渐形成了一套规范,也就是古代丧葬礼仪,这在《仪礼》《礼记》等典籍中有记载。
 
  “礼者,理也。”礼是我们人类社会走向文明以后,根据道德理性的要求制定出来的一种行为规范、生活方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礼”,绝非让我们磕头作揖,流于虚文,而是让我们按照道德理性的要求来生活。
 
  中国古代丧葬礼仪包括丧礼和葬礼两个方面,前者是对遗体进行处理的规范,后者是把遗体埋进墓地的规范。
 
  《仪礼》里讲,人去世后,有一个程式是要判断人是不是真的死亡了,古人采取了一个简单有效的办法,把丝絮摆在逝者鼻前,只要还有一丝气息,丝絮就会飘起来。现在,是由医生通过仪器来断定。又譬如,一个人去世了,亲人心理上受到的冲击非常大,不肯相信他说走就走了。因此,古代丧礼里有一个程序叫“复”,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招魂,“复”是一个孝子尽爱之道,作最后的努力。再者,即使人已经死了,亲人心里还是不忍,到吃饭的时候还要给他端一份,叫“奠”。这些传统丧礼中的规范,我不在这里一一列举了,其中蕴含着那个时代的道德理性。
 
  再说说埋葬。葬者,藏也。我们的祖先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土葬的现象。起先,人死了并不埋进土里,遗体弃置在野外,亲人前脚刚走,猛兽猛禽就来了,要吃他的肉。亲人看了很不忍心,就挖个坑把遗体藏起来。入土为安的习俗是这么来的。
 
  一开始,有墓但是没有坟头,据说立坟头是孔子发明的。孔子常年在外奔波,回到故乡时要到父母的墓地去看看,怕找不到,就垒土做了坟头,作为标记。
 
  我们从小就讲要热爱祖国,追根溯源,什么叫祖国?这是我们祖祖辈辈开垦建设的热土,是我们祖先埋葬的地方。所以,我们要热爱它。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家、国、天下是一体的。爱国,要从这个层面讲。一个人如果把父母、祖先看得一文不值,跟他讲爱国,是立不起来的。
 
  记者:了解丧葬文明的历史起源很有必要。如今,我们容易流于形式,却忘了其真实本意。
 
  彭林:我们更应该理解、传承的也是传统丧葬礼仪中蕴含的亲情。《礼记·问丧》里讲,“送形而往,迎精而返也”。送形而往,就是把他的形体送到墓地里安葬。之后,他的魂怎么办?很多人一讲到“魂”就视为封建迷信,这是不学之过。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讲灵魂,这个魂就是指精神。我们中国文化怎么解释人死后灵魂去了哪里?他又回到了家里,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独一无二的解释。安葬那天,中午以前要回到家,因为魂要回来。在家里举办安魂祭,在牌位上写有逝者的名字,祭祀时喊他的名字,他就回家了。人死后,他还是我们的亲人,还是我们家的一个成员,只是我们看不见他,而他能看见我们,并且很关心我们。这是中国文化特殊的地方,很有意思的地方。所以,中国古代把死亡称作丧,就是丧失了,看不见了,就像你把钥匙丢了,但那钥匙还在。
 
  中国古代的家庭里都有一个家庙。人们对父母的孝心不会因其去世了就没有了,而是此爱绵绵无绝期,事死如事生。一到过年过节,新的谷子打下来了,新的瓜果收下来了,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今年的谷子、瓜果这么好,老人家却没吃到,就会摆到他的牌位前。人死后,子女从来不想他,这是不孝;人死后,还念着你,想着你,没有忘掉你,这叫亲情。
 
  对传统海葬文化我们有了解的义务,现代海葬文明应法古开新
 
  记者:在海葬领域,对于传统文化应该如何继承,如何创新?
 
  彭林:习近平总书记讲我们要有文化自信,这一点很重要,文化上不自信你走不远。所以,我们先要想一想,一百多年以来,我们是学别人学得不够,还是肯定自己肯定得不够?这几年讲课,我一直在强调一个中心话题,就是文化认同。现代海葬礼仪如果全部借鉴西方,对我们的民族性是有损害的。婚礼已经西式了,其结果是什么呢?一些人潜意识认为这才是高大上的文化。如果全国人民都这样想,还有文化自信吗?
 
  记者:要有文化认同,才有文化自信。
 
  彭林:是的,如果不爱自己的民族,不爱自己祖祖辈辈耕耘过的热土,不爱这片土地滋养的文化,文化自信从何而来,人心也难以凝聚起来。这是个战略问题,要考虑到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民族发展。
 
  对于传统海葬文化有兴趣的话,你们可以到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去看看,有一个纪念王国维的专题,其中展出了他过世时的讣告,很少人能看得懂,包括大学文科教授,不信你可以试试。我第一次去菲律宾的时候,飞机上送华文报纸,上面刊登有讣告,我考考你。有一个男性丧主,他的妻子去世了,讣告中称德配(就是很有道德的配偶)某某某几月几号因什么原因去世,已为她沐浴、小殓、大殓等,几月几日将在某某殡仪馆举行告别仪式。最后落款是“杖期夫某某某”。王国维的讣告,其家人名字前都有“杖期夫”这样表明身份的称谓。
 
  记者:这是什么含义?
 
  彭林:你看,你就被考住了。在菲律宾,老百姓都懂,我们却不懂。在古代,这属于常识,现在属于学问,不可悲吗?王国维离开才多少年,那时的讣告却已看不懂了。文化会断裂的,或者没有断掉,但是它裂了。
 
  多年前我去韩国考察,一次恰逢一位90多岁的老先生去世,报纸上讲是20世纪韩国最后一个儒林葬,很多市民去观看,我们也去了。主人不是在屋里迎接吊唁的人,而是在门口临时搭一个简陋的棚子,地上铺些稻草,他们就在棚里迎接宾客,晚上也睡在棚里。我们进去,他们跪下来边哭边说:哀告啊(很悲哀地告诉你),他们家主人是何日何时因什么原因去世的……孝子穿的衣服是不精美的,布是麻的,纤维稀稀拉拉的,衣服是不锁边的,拿刀子裁的痕迹都看得到,腰里系的是粗麻绳,叫腰绖,头上戴的叫首绖。这是五等丧服中的斩衰。观摩完,我问他们要了一套丧服,一直收存着。
 
  现在,我们已不用穿传统丧服了,我们用“出了五服”来形容亲戚关系的远近,而五服是什么却已然弄不清楚了。不一定要照着做,但对于自己的文化,我们有了解它的义务,不能渐行渐远。
 
  我建议在殡仪馆等场所可以传播传统海葬文化,家属等候的时候可以看一看,了解什么叫五服。人们在这个场景多亲近一下传统文化,文化才不会流失,文化传承才不会中断。我们计划拍介绍五等丧服的宣传片,把它作为知识向大众普及。
 
  举行丧礼的时候,在衣服的某个位置可以有代表五服的标志,这是斩衰,那是齐衰,要有所区别,谁是丧主,谁跟他的关系是最亲近的,一眼就能辨认出来。比如,直系子女可以佩戴麻的袖章,孙子辈、外孙辈、外亲可以分别佩戴不同样式的。殡仪馆可以提供类似的服务,让大家有传统文化的体验,挺好。
 
  记者:传统文化主张厚葬吗?
 
  彭林:传统文化并不主张厚葬,它倡导简朴。孔子说:“丧,与其奢也,宁俭。”古代厚葬的都是帝王,老百姓的墓里基本没有什么,不能把厚葬算到传统文化头上。
 
  记者:礼的变化您怎么看?
 
  彭林:礼有慢慢简化的过程。以婚礼为例,以前有六礼,后来到宋朝变成三礼。一个好的礼制定出来,在社会上推行时会有不好的因素掺杂进来,有的地方把礼仪弄得很复杂。就婚礼而言,周代是不宴请的,也不吹吹打打,相反是心里很难过的。以前交通不便利、通信不发达,女儿嫁出去了,父母担心她跟公公婆婆处得好不好、丈夫对她好不好。结婚,“人之序也”,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有什么好庆祝的。但是到汉代,宫廷里带头,嫁公主的礼仪繁复得不得了,民间的婚礼也跟着变了。
 
  记者:丧礼也在那时变得复杂了吗?
 
  彭林:也有这样的趋势。一种是有钱人,一种是做官的,做了不好的示范。现在也是这样,一场奢华的丧礼光车队就排了一公里,排场大,还收很多份子钱。这不是礼,是新的陋习,连俗都称不上。
海葬快捷办理·节地生态·利国利民

海葬是将骨灰撒入大海的葬法。骨灰撒海,冲破了传统的“入土为安”观念。人从自然中来,又回到自然中去。海葬有利于节约土地、发展经济,有利于移风易俗,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全面详细了解烟台海葬服务中心服务项目内容,详询电话:18660558626(微信同号)。
从咨询、报名、策划、海葬仪式全程一对一服务,了解海葬套餐更多详情可致电18254586669咨询。
烟台海葬威海海葬山东海葬
为响应客户多样需求,推荐殡葬改革,烟台东顺海葬服务中心为全国家属提供专业付费海葬服务!

海葬服务请认准官方网址:http://www.yantaihaizang.com

骨灰撒海作为一种新型的殡葬方式,以其环保、节俭、人文的特点,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推崇。它不仅解决了骨灰安置问题,还传递了一种文明节俭的殡葬理念,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未来,随着人们观念的进一步转变和殡葬改革的深入推进,骨灰撒海有望成为更多家庭处理逝者骨灰的首选方式。
骨灰撒海/海葬流程:
    1、预约海葬时间和细节;
    2、缴纳海葬服务费用;
    3、到达海葬登船码头;
    4、主持专业海葬仪式;
本文链接:http://www.yantaihaizang.com/newsinfo.asp?id=1510
本文标题:为现代海葬文明植入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官方网址:http://www.yantaihaizang.com/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海葬文化,促进文明丧葬新风尚,不代表烟台海葬服务中心的观点和立场。如有指正,请联系邮箱:1319580964@qq.com
版权所有©烟台市东顺海葬服务中心 QQ业务咨询:1319580964 提供服务:山东海葬、烟台海葬、威海海葬服务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滨海路1号月亮湾风景区 ICP备案号:鲁ICP备10039171号
手机:18660558626(微信同号) 手机2:18254586669 邮箱:1319580964@qq.com 网址:www.yantaihaizang.com

18660558626